当前位置: 首页 > 足球 > 中超

国足和苏超,一根线上的蚂蚱

2025-07-08 17:49:43

东亚杯首轮国足0比3输给韩国,没有还手之力。这支韩国队并非韩国最强阵容,没有旅欧球员,以K联赛、J联赛球员为主。韩媒的话比较直接:“想不到中国队这么弱,韩国队连练兵的价值都没有。”

国足每次输球,网上尽是嘲讽。这次舆论还有点特殊,因为苏超太火,很多苏超球迷的论调是:有苏超就够了,看什么国足。

苏超是火,国足正好被拿到火上烤了。

一些看苏超的网友嫌弃国足,理由是:苏超给群众带来快乐,国足让人窝火。

这倒是两个事实。但把这两个事实放在一起作为嘲讽国足的理由,在物理逻辑上是不通的。这种嘲讽也恰是中国足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呈现一片混沌状态的结果之一。很多人关注苏超和国足,但并不在意这两件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内在关联。

首先,国家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东西,不是一个点对点的项目,不是一栋商品房,不是一本小说和一段旋律,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最后还略带一点宿命感的结果。

◎国足世预赛场场爆满

理论上,虽然国脚都是职业球员,但国家队并不是职业球队,没有职业、业余之分。按照政治正确的说法,每个球员都有为国征战的义务,那么国家队是从所有球员中筛选出来的队伍,国脚是从中超、中甲等职业联赛以及苏超、浙超、粤超这类业余赛事的所有中国籍球员中选拔出来的水平最高的一批球员。只因为中超球员的水平国内最高,所以这些球员刚好来自中超。

所以从球员的选拔流程上看,不能说苏超跟国足没有关系,苏超也为国家队提供了选择空间,只是没有人选上而已。如果现在国家决定停办职业联赛,说不定国脚还真可能出自苏超,毕竟它是国内水平最高的业余联赛,对吗。

苏超现役球员,部分是从职业赛场退役下来的,部分是职业青训过程中被淘汰的,部分是有天赋热爱足球在校学生。无一例外,这些球员现在都处于中国球员体系的塔基部位。国家队球员是从小在所有球员中突围出来、成长起来的,国家队的水平反映的是所有中国球员的水平,而不是那11个人的成果,也不是中超那300、400人的成果。

可以说,中超是国足的显性部分,苏超、浙超、粤超等是国足的隐性部分。

至于国足水平为什么这么差,抛开社会风俗、教育土壤、文化基因这类谈也意义不大的因素不谈,无外乎几个原因:联赛组织体系不够好、青训水平不够好。

◎6万余人现场观战南京队和苏州队的比赛

苏超和中超球员都来自同样的青训土壤,这没有异议。至于联赛组织体系,有人说中超和苏超是两码事。未必。

中国的职业联赛经常被称为伪职业联赛,充其量是半职业联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理想化的职业联赛。

“金元足球时代”的中超相当于房地产企业联赛,有泡沫之下的疯狂投入,没有真正拉升俱乐部的市场价值,只沉迷于通过足球城市名片绑定政商关系,联赛本身很脆弱。“金元足球”的底色可能也是地方政府权力和资源——房地产需要的是土地。

现在的中超接近于“国企联赛”,本质上是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名片足球联赛。除了北京国安还在由房企中赫苦苦支撑,山东泰山、成都蓉城、上海申花、上海海港这几家豪门俱乐部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足球。苏超是江苏省政府主导的联赛,苏超各支球队是地方政府打造的球队。两者又有多大区别?无非是给球队行便利的政府资源投入的多和少。成都蓉城的口号是“为了更好的城市”,跟城市归属感、城市荣誉深度捆绑,不也跟十三太保强调的地域归属感一模一样。

中超经历了几十年发展,市场化运营程度略深一些,国际化程度更高一些,可是在管理风格上两者是一样。比如,一些场上犯规,中超和苏超依照的处罚规范跟国际上并不一致,从重处罚的理由往往是“引起不良社会反响”。一到国足重要比赛日,中超就会很不职业地被切断,只为给国足留出长期集训时间。中超还是一个“上面”说了算的联赛而不是股东说了算的联赛。

有人说中超只是足球,苏超则是偏向足球带动文旅消费。这么说很刻意概念化,也很偏颇。

◎中超联赛大连英博VS北京国安

比赛日北京工体坐5万人的时候,成都凤凰山坐5万人的时候,大连梭鱼湾坐6万人的时候,以前广州队、江苏队还没解散时,天河坐5万人、南京奥体坐6万人的时候,球场周边的消费其实都被带动了。中超球迷随主队远征客场时,更是一场夹杂着文化旅行的消费。只是中超对消费的刺激被舆论忽略了,就像英超对消费的刺激也会被忽略一样,而苏超因为政府发起该项目时轻竞技层面、重经济层面,主打“聚众”“热闹”,所以会更强调文旅,但并不代表这是苏超独有的。中甲的广西平果、中超的云南玉昆等职业俱乐部,也早打了文旅的牌。

苏超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业余联赛办得这么热闹,很特殊,是政府主导办赛的一个经典案例。但它的组织动力、它的足球土壤、它的球队来源,跟最初的中超和现在的中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江苏省政府投入的组织资源,比任何单一一家中超俱乐部得到的资源都要多。

有人说苏超看的不是足球,足球只是道具。这是低估了足球的价值。江苏省政府怎么不搞其它活动?他们怎么不围起来去看其它东西?散装江苏的梗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只有足球能承载?我宁愿把苏超定义为足球经济而不是文旅经济。

既然以足球出发,不管是业余足球还是半职业足球,是政府公益足球还是资本逐利足球,本质上都还是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还分旱地和涝地不成?所以苏超、中超、国足都是同一根线上的蚂蚱,是同一棵树上的果实,都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至于有一种论调说,别搞国足了,就搞苏超让群众自娱自乐就行。也不是不行,但这属于搞特殊,朝鲜国家队就经常直接退赛。中国足球这些年虽然屡战屡败,但也有可爱之处,它哪怕回回鼻青脸肿也绝不当鸵鸟,是不是这个道理。